回归与放飞
市卓越教师培养工程语文工作坊研修活动在省口岸中学举行
丹枫迎秋,人杰地灵,高朋满座,俊采星驰。为了体现“高效课堂”的教学理念,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,9月22日,省口岸中学组织并承办了泰州市卓越教师培养工程语文工作坊2016年第4次活动,并且迎来了江苏各省市的教育专家莅临指导。
本次活动分由教师授课和专家评点两部分组成。8时25分,伴随着清爽的上课铃声,语文学科带头人、口岸中学的王新亮老师走上讲台,执教语文必修五“科技之光”单元的《斑纹》一课。课程按照整体把握、生字复习、局部赏析、问题探讨、语言鉴赏的顺序,教学环节环环相扣,教学点深入精辟,课堂语言生动幽默,课堂氛围有序活跃。这堂课充分体现了“回归课堂”的教学理念,通过扎实的语言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。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。
如果说王老师的课是回归课堂的典范,那么来自兴化市第一中学的丁磊老师执教的《读写共生》则是放飞语文的表率。
丁老师这堂课基于阅读,着眼于写作,体现了当下最前沿的语文教学观念:读写共生。丁老师的课分为三个流程:一、阅读材料,放手课堂,让学生从材料中攫取角度,开阔思维。二、打磨提高,亮出观点,并讲授如何提炼观点。三、落实纸笔,大胆表达。这堂课有高度、有深度、有创意。不仅学生打开了多维思考的大门,也语文教师开启了写作教学的新模式,提出了新高度。
这两堂课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语文教学该有的姿态:回归与放飞课堂。回归,不忘语文教学的本质;放飞,开拓语文教学的新途。
在认真聆听了两位老师关于课程设计的想法后,各位教育专家给出了极其中肯的意见。来自泰州中学的张本良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优点:同时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。立才中学的丁宏兵校长更是评价王老师的课是“逐步出彩”,丁老师的课则“击中学生的兴奋点”。南通大学的时金方教授以女性专家的角度,细腻生动地分析了两堂课,她认为王老师的课春风化雨,丁老师的课铿锵有力。最后江苏师范大学院长、教授魏本亚做了总结性的发言,他认为两位老师的课:一、教学目标清晰;二、授课逻辑清楚;三、学生学习任务清楚;四、学习活动充实;五、关注了评价,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:语文教学的路在哪里?引起了在座同仁的共鸣和思考。
本次活动圆满成功,两位老师的精彩授课让我们坚信语文教学的道路虽崎岖漫长,但一路上仍充满阳光与希望,各位专家点评又让我们认识到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。惟有心存热爱,才能更行更远更生。
|